考题
“公基”
上海世博会成考题
“总体来说感觉还好,但是能不能拿到高分就不知道了。”走出考场,南京师范大学的蔡微这样告诉记者。“有些题目是关心时政的人都会知道的,比如说冬奥会上获得金牌的项目,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什么等等。另外,上海世博会我准备了很久,所以和世博会有关的考题我觉得还比较简单。”
记者了解到,今年C类公共基础知识中有道题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绝大多数被询问考生都表示这很简单。不过部分考生也表示,一些历史、科技知识难住了自己,比如洋务运动的发起人是谁,考生答案不尽相同。另外,在公文格式上把握不准,不是丢了这就是丢了那——发言稿、简报等公文写作题成了考生们普遍的“软肋”。
专家分析:试题依旧贴近热点
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朱步楼:今年的试题中没有偏题、怪题,贴近生活和现实,比如A类公基中的综合分析有三题,就选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和上海世博会这三个主题,涉及到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三大方面;C类公基则选择了农村工作、维护农民权益等三农问题,直接作为题目出现的提升公务员执行力和服务型政府的关系,也是紧贴社会的热点。
“行测”
考生直呼考晕了
“考晕了!考晕了!考到最后我几乎都在梦游状态。”面对记者提问,考生李小姐一脸悲怆,“好歹我还报了辅导班的,像图形推理这样的题目特意练过,没想到一看题目还是蒙了,很多都直接选了B。”“感觉资料分析最后一题还比较容易,但前面的好多题目都歇菜了。”记者在考场外询问后发现,考生普遍反映图形推理、数学运算很难,类比分析也比往年难了许多。一位考生甚至告诉记者,“原本预计蒙上20多道的,结果竟然有将近50题都是蒙的。”
专家分析:既考能力也考心理
省委党校副校长王庆五:整体上来讲,省考比国考要简单一些,但同样要求基础知识要更加扎实,反应也要快。一些题目要求考生在第一时间就能找到答案,能力的要求更显性、更突出,比如对数字资料的分析,就要求考生很快把关键的数据找到。另外,考生要注意的是,考试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也越来越重要,题目提法角度多变,科目复杂,笔试不仅是知识的考试,也是心理素质的考试,没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很难考好。
“申论”
写份节水宣传板报材料
“今年的申论题目是有关市政建设中的自来水供应价格以及城市生活用水处理等问题,我觉得还挺上手的。”考生白小姐告诉记者,四道申论题目中有两道是让根据材料概括的,比如总结市政公用事业的主要内容、市政公用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两道一是让考生以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身份写板报用的宣传材料,要求简单明了,并把节约用水的精神传达出来,最后一题要求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对国家市政用水政策进行辩证阐述。“以往最后一题让提出建议的比较多,但今年好像更加偏重思维。”
专家分析:考题兼顾宏观微观
省教育厅副厅长周晓昌:今年的申论题目同时照顾了微观和宏观。目前国家关注基层公务员的建设,尤其是基层公务员的贯彻执行能力,试题凸显了这一方面,比如以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身份写宣传材料,这就和基层的实务结合了起来,而最后一题要求针对国家市政用水政策改革写出800字的文章,这又是很多公务员都应该关注的。这样结合的试题,既考查了初级公务员现阶段的执行能力,又暗含了对未来进一步升迁后更高能力要求,两者之间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公考启示
公考辅导班
不吃香了?
公考辅导班已经成了每年公务员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动辄上千的笔试辅导班,考生依旧趋之若鹜。
不过从今年的考生反映来看,不少参加公考辅导班、习惯了做题套路的考生也遭到了“下马威”,面对题目和普通“裸考”“比基尼”考生一样措手不及。辅导班宣传的套路不再“战无不胜”,辅导班是否遭遇了危机?
南京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教授周建国分析,考试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尽量避免偶然性,同时考试将优秀的考生选出来,在考试的题量、风格结构上都要注意。一些公考培训机构、大学老师都在研究公考的命题规律,一些没有全面复习的学生也希望通过押题来考出好分数,这在今年可能有点行不通。
以申论为例,去年的申论考查的是统揽的、宏观的思维,今年的申论则集中于具体问题的分析,着力点就不一样。总体来说,今年的考题对辅导班的常规思路作了巧妙的规避,如果考生一味练套路,成绩肯定不会高。
周教授提醒考生,从今年的公考来看,考生仍需注意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训练,A、B、C不同考试类别因为招录岗位要求不同,对考生能力要求也不同,考生应注意有针对性的训练。